摘要 : 近日,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(fā)的《2023年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統(tǒng)計年報》(以下簡稱《年報》)顯示,2023年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資金200.72億元,同比增長7.7%,連續(xù)三年實現(xiàn)正增長。
《年報》顯示,從2023年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資金來源看,中央財政為46.23億元,占總量的23%,同比增長10.6%;地方財政為85.04億元,占總量的42.4%,同比增長0.7%;社會資金為69.45億元,占總量的34.6%,同比增長15.5%。從資金投向看,礦產(chǎn)勘查為117.56億元,占總量的58.5%;基礎地質調查為22.23億元,占總量的11.1%;水文地質、環(huán)境地質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為38.33億元,占總量的19.1%;地質科技與綜合研究為20.28億元,占總量的10.1%;地質資料服務背包鉆機與信息化為2.32億元,占總量的1.2%。資金投入前五位的?。▍^(qū))分別是內蒙古、新疆、甘肅、廣東、四川。
2023年礦產(chǎn)勘查投入主要投向煤炭、鈾、金、銅、鉛鋅、鐵,占礦產(chǎn)勘查總投入的58.2%。與2022年相比,投入增長的礦種主要有鎳、鉛鋅、稀土、銅、鉬、金、鐵等。2023年礦產(chǎn)勘查實施項目3792項次,同比增長10.9%;完成鉆探工作量906萬米,同比增長31.9%。
《年報》還顯示了背包鉆機2023年非油氣地質勘查在探礦權設置,礦產(chǎn)勘查,基礎地質調查,水文地質、環(huán)境地質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,地質科技及地質資料服務與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進展。其中,截至2023年年底,全國有效期內非油氣探礦權共計11256個,較2022年年底增長9.8%;登記勘查面積為12.51萬平方千米,較2022年年底增長10.1%;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(qū)。探礦權數(shù)量最多的5個礦種分別是金礦、銅礦、鉛礦、鐵礦、煤炭,占全國總數(shù)的65%。全國新發(fā)現(xiàn)礦產(chǎn)地124處,其中大型44處、中型52處、小型28處。(記者 王瑜)
我要評論: | |
*內 容: |
|
驗證碼: |
|
共有-條評論